随着工业4.0时代的到来,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在煤矿行业,这一趋势尤为显著。面对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、繁琐的设备管理和严峻的安全挑战,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煤矿的需求。为此,华为与国家能源集团携手推出了矿鸿系统——一款专为煤矿行业设计的鸿蒙矿山操作系统,为煤矿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煤矿行业设备种类繁多,操作系统纷繁复杂,设备间协议“七国八制”,互通困难。这种现状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,还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国家能源局、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于2021年6月联合印发了《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(2021年版)》,明确提出要重点突破智能化煤矿综合管控平台、智能综采(放)、智能快速掘进、智能主辅运输、智能安全监控、智能选煤厂、智能机器人等系列关键技术与装备。在此背景下,矿鸿系统应运而生,成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支撑。
矿鸿系统是鸿蒙操作系统在工业领域的首次商用,它继承了鸿蒙系统的优秀基因,并针对煤矿行业的特点进行了深度定制。以下是矿鸿系统的几大技术特点:
统一系统:矿鸿操作系统架构支持功能解耦,可随产品自由裁剪,支持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。从传感器到采煤机、液压支架、机器人等大型设备,都可以使用同一操作系统。这极大地简化了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复杂度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统一标准:矿鸿系统打破了信息孤岛,实现了数据共享。它支持煤矿行业统一协议,灵活部署,统一构建,实现了不同厂商各个设备下的统一管理。这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,还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可能。
万物互联:矿鸿系统实现了人机互联、机机互联、万物感知。井下设备搭载矿鸿操作系统后,不仅各种传感器、矿灯、控制器可以互联互通,还可以和手机、穿戴设备互联。这实现了周边环境实时感知、更高精度的人员定位和对井下人员健康的实时监测,极大地提升了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。
安全可信:矿鸿系统的全栈各种关键技术均为自研,包括操作系统内核、系统调度、通信技术、文件系统、编程语言与编译器等。并针对煤矿行业定制了功能增强套件,包括面向煤矿实际生产场景的软总线通信、设备鉴权与认证、近场发现与连接等功能。这确保了设备、应用、数据和服务的安全,为煤矿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。
矿鸿系统的应用覆盖了煤矿行业的多个领域,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:
智能开采:矿鸿系统通过独特的“软总线”技术和统一的HCP协议,将不同厂家的设备互联互通,实现了采煤、运煤、管理的自动化。在采煤过程中,采煤机通过矿鸿软总线通知对应支架,支架根据生产工艺完成护帮板收打、推溜拉架等动作,并通过软总线将动作结果反馈给采煤机。这种智能化的开采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,还降低了人工干预的风险。
智能巡检:矿鸿系统支持手持终端通过无线自动连接到生产设备,快速读取相关参数。设备检测人员在巡检时,可以使用手持瓦斯传感器终端通过WIFI或蓝牙等通信网络联接到井下固定矿鸿瓦斯传感器,实现近场连接巡检。这不仅提高了巡检效率,还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。
智能安全监控:矿鸿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井下环境数据和人员定位信息,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。一旦发现异常情况,系统可以立即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。这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,提高了煤矿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。
智能选煤厂:矿鸿系统还可以应用于智能选煤厂的建设中。通过实时监测煤质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,系统可以自动调整选煤工艺参数,优化生产流程。这不仅提高了选煤效率和质量,还降低了能耗和成本。
矿鸿系统的推出标志着煤矿行业智能化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。未来,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迁移到矿鸿系统,煤矿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。同时,矿鸿系统也将为其他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。首先,矿鸿系统将继续深化与煤矿行业的融合。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和技术性能,满足煤矿行业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。其次,矿鸿系统将积极拓展应用领域。除了煤矿行业外,还可以将其应用于其他工业领域如电力、石油、化工等,推动这些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。最后,矿鸿系统将加强与国际合作与交流。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,共同推动全球工业智能化的发展进程。
总之,矿鸿系统的推出为煤矿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,矿鸿系统将成为推动全球工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力量。